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贝宁当地美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贝宁当地美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听说非洲贻贝泛滥,当地人饿死不吃,在中国却是美食,是真的吗?
国内也经历过饥荒,鱼类,贝类蛋白质含量高,但能量含量低。在食物紧张时人们最缺乏的是能量,吃能量含量低的食物,给人越吃越饿的感觉,反倒觉得能量低,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难以下咽了。
第一,风俗习惯的原因。非洲人的祖先抗拒海鲜,认为海鲜是可怕的生物,尤其是那些暗黑色的贝类。他们认为,这些黑色的贝壳类海鲜,里面似乎住着可怕的灵魂,如果吃掉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第二,饮食习惯的原因。非洲是个较为炎热的地方,瓜果类的产量较为丰富,不少非洲人喜欢吃瓜果蔬菜。这就像吃惯内陆食物的人,突然让他们大量食用海鲜,会觉得海鲜的味道过于腥臭。所以,想要非洲人接受海鲜,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也就是饮食的习惯了。
第三,烹饪技术的问题。去非洲旅游过的人都知道,非洲是没有厨师之类的工作。非洲人对于食物 比较“粗暴”,很多都是煮熟在一个大盆子里,然后用手抓来吃,不会去讲究那些烹饪的技巧。虽说海鲜的烹饪方法简单,但是没有好的厨师手艺,是做不出美味的海鲜。
相信许多中国人都应该知道贻贝,贻贝在我们中国是当地有名的美食,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路边上随处可见都是海鲜排挡摊,大排档的牌子上也写着爆炒贻贝,油焖贻贝等等,做法五花八门,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美食上的“宠儿”,而贻贝在我们中国似乎也是供不应求。
但是在非洲却泛滥成灾,按理说这么好吃的东西在哪个地方都应该是供不应求才对,而且非洲盛产贻贝,更应该“乐不思蜀”,并且靠这个发家致富才对。
为什么当地人宁愿饿死都不吃呢?
中国算是人数比较多的泱泱大国,人数就达13亿多,而且我们中国经常进行各种文化交流,当然也包括美食方面的,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似乎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只要选对烹饪方法,就没有难吃的菜品,真是暴露了我们中国人吃货的本质。
而且随着我们中国冷藏技术和运输技术的提高,面对海鲜,几乎没有人是不喜欢吃的,特别是大闸蟹,小龙虾,贻贝等等,光是想想就流口水。
贻贝有海虹,青口等多个名称,它们被煮熟加工成干品又叫做淡菜,淡菜的营养价值也比较高,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分析,每百克鲜贝肉就含有蛋白质10.8克,其含量大大高于鸡蛋,鸭等含量,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贻贝脂肪中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比较高,因此有着“海中鸡蛋”的美誉!
但是贻贝在非洲却让当地人爱不起来,在非洲,一只贻贝在繁殖期,就能够生产出大量卵,当地的水管或轮船都极易被贻贝附在上面,极难清理,当地人不得不花费很多金钱对这些贻贝进行处理,这让当地人对贻贝实在是头疼。
或许你们会想,为什么不把它们都吃了?
这样它们的数量减小了也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了,但是我们都知道非洲的人口密度没有我们中国的大,贻贝的繁殖速度也太快,当地人根本无法消化这么多的贻贝,而且非洲人基本不会烹调海鲜的产品,也没有适合烹调海鲜的材料,所以味道肯定不是我们吃起来的那么理想,于是非洲人更加讨厌吃贻贝。
再有贻贝生活的环境的气味也不太让人能接受,那里充满腥臭味道,让人没法适应,当地人有其他喜欢的食物材料,就更不喜欢去那里,最重要的是贻贝外形不太好看,壳几乎都是黑色的,由于非洲人传统的思想,他们都感觉贻贝里面的都是恶灵,吃了就会倒霉的,是不详的象征,这些原因都无法让非洲人去接受贻贝。
我在非洲去过33个国家,其中居住超过一个月的13个,超过一年的4个。
非洲很多饮食习惯和中国不同。比如在阿尔及利亚这样的国家,牛肉、鸡肉、羊肉非常昂贵,苹果之类热带水果也很贵,但被称作“蛋鸡”的比较瘦的鸡就很便宜,另外驴肉也便宜得吓人,此外,鸡爪不要钱,可以随便去要。
而在赤道附近的贝宁等国,螃蟹、鱿鱼、大龙虾之类价格低廉,菠萝、芒果、木瓜等也便宜得吓人,但肉、鸡和鸡蛋就很贵,苹果之类的温带水果也非常贵。
撒哈拉腹地的马里和尼日尔,羊肉价钱很便宜,牛奶也不贵,但海水鱼很贵,海鲜的价格自然也很高。
大体上非洲食品价格的规律,是当地人不爱吃但又有很大产量的东西就便宜,比如阿尔及利亚的驴肉,当地是作为宠物饲料供应的,人并不吃,你去买就便宜,鸡爪他们不吃,但又会大量产出,自然乐得送人情。贝宁的海鲜,当地人就爱一味海鱼,其它的都不会做,觉得不好吃,但他们打渔是“赶小海”,捞上来的什么都有,多少卖点钱自然不会很贵。
这几张照片是我在非洲时所拍,自上而下:贝宁-多哥边境;阿尔及利亚;马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贝宁当地美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贝宁当地美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