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用英语介绍新加坡的景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用英语介绍新加坡的景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加坡为什么用简体字?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见面。
新加坡1965年独立,其公民有四大族群组成,华人74.2%,马来族13.3%,印度裔9.3%,欧亚混血3.4%,为了建立一个社会稳定、民族融合、经济繁荣的新加坡,使各族人民有国家认同感,新加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所以,新加坡规定官方语言有四种,即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了尊重原住民,《新加坡宪法》明定马西语为新加坡国语。
作为新加坡的华人来说,学习的压力是相当的大,即要学英语,因为英语是与世界交流的工具,又要学马来语,因为马来语是国语,最好再学一点泰米尔米,这是为生活方便,当然华语是必不可少的,问题是繁体字比较难认,写起来也比较麻烦,所以新加坡的华人对简化字的需求可以说比大陆还迫切,我们在1956年出台简化字,主要是为了扫盲,但我们只学一种文字,而新加坡的华人要学好几种呢。
1969年新加坡开始自创简化字,到1***4年自创了78个,由于新加坡没有大陆那么多国学人材,寻找不到汉字简化的规律,所以在自创简化字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就再也自创不出来了,于是摘取了一些大陆简化字和异体字糅杂着一起用,造成了繁体字、异体字、自创字、简化字一起用的混乱现象。而我们大陆的简化字是由国务院牵头,组织了大量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拟定的,即化繁为简,又尊重历史,***从草体字里寻找规律的指示,为简化字的大量创造打开了通路,大陆创造的简化字即大方,简单,又尊重历史,蕴含深意,书写起来又是那么流畅和美观,所以,至1***6年,新加坡结束了运用汉字的混合局面,完全放弃了自创汉字,全盘接受了大陆的简化汉字。
有人说,为什么港、澳、台不用简化字?,我想总的来说还是需求决定的,毕竟都是华人圈,没有像新加坡要学习那么多语言,而文盲率也没像大陆那么多。其实,蒋介石去台湾后,在1952年也在大力提倡汉字简化运动,台湾也成立了“简化字研究委员会”,只不过有个别老学究反对,进展比较慢而已,但民意测验,还是大多数要求汉字简化的,由于大陆率先公布了简化字,台湾又无法超越,再加上处在敌对状态,所以才没有实行简化字。
谢谢阅读
新加坡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岛国,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相邻。众所周知,这个国家虽然面积很小,但却是亚洲少数的发达国家之一。不过,新加坡与中国大陆一样,也在使用简体汉字。
华人是新加坡国内数量最大的族群。在2010年的统计中,新加坡全国有74.1%的公民都是华人。这些华人主要是明、清、民国时期来自于中国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后裔。在新加坡的华人中,有4成是闽南人后裔,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等等。
过去,新加坡***曾经自搞了一套简化字,后来觉得麻烦,就直接***用了中国大陆的简化字方案。在1969年,新加坡公布第一批简体汉字502个。1***4年,又公布了《简体字总表》,收录了简体字2248个。
到了1***6年5月,新加坡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至此,新加坡的简体汉字与中国大陆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正是因为国内有着庞大的华人族群,所以新加坡使用简体汉字的情况不足为奇。据悉,新加坡主要的通行语和教学语还是英语,但对汉语和简体字的使用也很普遍。
在推行汉字简化方案之前,新加坡的华文主要是繁体字。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开始使用简体字。同时,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新加坡也迫切需要与中国接轨,所以推行了以简体字取代繁体字的运动。
新加坡,一个华人占据74.2%的国度,独立于1965年,因为脱胎于马来西亚,又曾经被英国殖民,所以官方语言有四种,一是汉语,二是马来语,三是英语,四是泰米尔语。
虽然华***口比较多,但为了和国际接轨,新加坡公立学校主要是用英语授课。重要场合,也一律用英语。而汉语,则主要是学校的一门“语言课”,如同中国的“英语”课,那汉语岂不是没有发挥空间了?
有,发挥空间还很大,毕竟,三百多万的华人,不说汉语,那也是不可能的。在华人学校中,全部是用汉语授课的。
无论是华人学校,还是公立学校的“汉语课”,都选择了简体字,而不是繁体字,这和港***全不同,这到底是为什么?
(汉语简体字)
新加坡独立后,统一语言,方便管理,成了***很迫切的一件事情,除了向全民普及英语,另外就是要普及汉语,毕竟华人太多。
普及汉语,就要从汉字入手。此时,当政者是李光耀,对于汉字的选用,李光耀有两个选择,一是简体字,一是港台繁体字。
对于港台繁体字,李光耀等人直接否决了,因为难写难学,不容易推广。
新加坡这个国家非常的奇特,它是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华人占到总人口的74%。既然华人占主体,那么按理说新加坡的国语应该是汉语了。但新加坡的国语并非汉语,而是马来语。
其实马来人在新加坡占比并不高,但由于李光耀一直抱有“大马来西亚梦”,因此新加坡将马来语定为国语。顺便也提一句,当年新加坡并非主动从马来西亚独立的,而是被马来西亚开除后被迫独立的。
不过虽然马来语是国语,但新加坡官方基本上不怎么使用马来西语,新加坡官方的第一语言是英语,第二语言才是汉语(新加坡称“华语”)。
在新加坡建国之初时,大多说新加坡华人的语言都是汉语,但不是普通话,而是南方十多种方言。
很多人将中国分成南方和北方,并且想当然的认为南方的习俗和语言是一样的。但其实南方各地方言之间差距极大,有时根本无***常交流。于是为了增强华人凝聚力,新加坡官方推行了长达40年的“华语运动”,在新加坡普及标准普通话。
除此以外,新加坡还效仿大陆废除了繁体汉字,开始推行简体字。
推行简体字是李光耀一手提倡的,李光耀先生认为繁体汉字太过于复杂,不利于学习,因此坚决主张简化汉字。
其实不只是李光耀,在二战后,日本、中国大陆,甚至***都曾对汉字进行过简化。只不过日本的简化程度比较轻,中国大陆的简化工作更为全面,然而由于戴季陶的阻止,***地区的汉字简化运动以失败告终。
1969年新加坡首先公布了502个简体汉字,此后又在1***4和1***6年两次公布简化字表。新加坡所公布的简体字与中国大陆基本一致,只有十几个汉字不一样。但是在1***6年之后,新加坡完全***用中国大陆的标准简体字。并且新加坡也同时废除了传统的注音符号,取而代之的是大陆地区的汉语拼音。
新加坡之所以***用大陆的标准简体字,主要是为了方便同中国大陆的交流,毕竟文字是用来交流的,而作为一隅之地,新加坡单独搞出一个简化字体系意义不大,还不如与中国接轨,这样便于以后的文化商贸交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用英语介绍新加坡的景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用英语介绍新加坡的景点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