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曹雪芹故居景点介绍英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曹雪芹故居景点介绍英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荟芳里是什么?
荟芳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外大街南侧,是一个胡同社区。这里曾是清朝贵族的居住地,现在是一个文化地标和旅游胜地。荟芳里因其历史文化而闻名,保留了大量古朴的建筑和文物。这里不仅有清朝时期的宅第、曹雪芹故居等历史建筑,还有当代艺术家的画廊和工作室。荟芳里还是一个美食聚集地,有各种传统北京菜肴和特色小吃。这个地方既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又融入了现代艺术和美食,是一个兼具传统和现代气息的文化胡同社区。
荟芳里是位于中国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与七莘路交叉口东南角的一个社区,由13个小区构成。它由上海市荟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1999年开发建设,是一个规划完备,绿化良好,配套设施完善的高档小区。荟芳里拥有大型公园、商场、餐饮、银行、医院、幼儿园、小学、中学等配套设施,以及运动中心、游泳馆等健身***场所,生活便利、环境舒适。荟芳里是上海市重点打造的住宅社区之一,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居住或游玩。
曹雪芹的故居在什么地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后,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7月29日上午,曹雪芹故居纪念馆隆重开馆。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崇外大街磁器口东北角,为原广内大街207号院,是北京唯一有史料记载的曹雪芹居处。
即日起,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将向公众预约开放,这里交通便利,毗邻二环崇外商圈,将成为中外红学爱好者、市民和游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文物消费新场景的好去处。
曹雪芹在北京唯一有史可考的故居地址位于崇文区磁器口十字路口的东北侧,也就是史料上记载的崇文门蒜市口地区曹雪芹十七间半房故居原址附近。
1982年10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张书才在清代内务府分类档案中,发现了一件雍正七年的《刑部致内务府移会》,上载明“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区十七间半房、家仆三对,给予曹寅之妻孀妇度命”。张先生拿乾隆《京城全图》对照,蒜市口街16号院与《移会》中记载的十七间半房相似,后实地考察确认此院即为曹氏故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曹雪芹故居景点介绍英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曹雪芹故居景点介绍英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