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充紫岩乡景点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西充紫岩乡景点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充为什么叫西充?
夏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属粱州,殷商、西周时并入雍州,东周时属巴国,秦属巴郡阆中县。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御赐安汉,属充国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为南充县地。唐高祖李渊武德4年(公元621年)分南充、西充。
因县境位于南充之西,加之古有西充国名,治内有西充山,故名西充。
据西充地方史志记载,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嘉陵江南充区河段内的先民们,就在西充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不仅与中原民族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而且创造了中原远古文明所含的地方文化。创造这种文化的先民为“百濮”等族。
大约公元前21世至公元前771年(夏、商、西周),相传禹分天下为***,县境随四川皆属梁州。殷商、西周时,又将梁州并入雍州,县境隶雍州。
约公元前5世纪,居住在今湖北清江流域的巴族之一的禀君徙入川东地区,建立巴国,县境隶巴国。巴子建国以后,继遭秦楚夹击,政治中心相继由江州(今重庆)、垫江(今合川)迁到阆中。战国时,县境仍为巴国地。
公元前316年(周慎王五年),秦灭巴、蜀后建立巴郡和蜀郡。从此,县境隶巴郡阆中县。
公元前200年,刘邦称汉中王,巴地遂为汉有。西汉王朝建立以后,即以将军纪信(西充紫岩人)“诳楚存汉”之功,分阆中县置安汉县,继又分阆中县置充国县(东汉初并入阆中县,后复置)。从此县境分别隶巴郡的充国县和安汉县。
蜀汉时期,县境隶巴西郡的西充国县与安汉县。
公元266年(西晋泰始二年)分益州,置梁州,县境遂隶梁州巴西郡的西充国县和安汉县。
公元431年(刘宋元嘉八年)改巴西郡为北巴西郡,县境随安汉县、西充国县隶此。梁王朝建立后,县境分别隶巴州南宕渠郡的安汉县和北巴州木兰郡的西充国县。
公元553年(西魏元钦二年),改南梁北巴州为隆州,县境隶隆州金迁郡的晋城县与南宕梁郡的安汉县。
西充有多少个乡镇?
西充县下辖16个镇、28个乡。扶君乡、常林乡、占山乡、莲池乡、宏桥乡、金源乡、东太乡、华光乡、岱林乡、李桥乡、金泉乡、中岭乡、观凤乡、紫岩乡、复安乡、双洛乡、西碾乡、永清乡、青龙乡、中南乡、罐垭乡、义和乡、车龙乡、祥龙乡、东岱乡、同德乡、凤和乡、双江乡、金山乡。
2006年7月13日,西充县辖44个乡镇(其中15个镇,29个乡)。 镇: 晋城镇、太平镇、仙林镇、大全镇、古楼镇、义兴镇、凤鸣镇、青狮镇、关文镇、槐树镇、多扶镇、鸣龙镇、双凤镇、仁和镇、高院镇 乡: 扶君乡、常林乡、占山乡、莲池乡、宏桥乡、金源乡、东太乡、华光乡、岱林乡、李桥乡、金泉乡、中岭乡、观凤乡、紫岩乡、复安乡、双洛乡、西碾乡、永清乡、青龙乡、中南乡、罐垭乡、义和乡、车龙乡、祥龙乡、东岱乡、同德乡、凤和乡、双江乡、金山乡
镇:15个晋城镇、太平镇、仙林镇、大全镇、古楼镇、义兴镇、凤鸣镇、青狮镇、关文镇、槐树镇、多扶镇、鸣龙镇、双凤镇、仁和镇、高院镇乡:29个扶君乡、常林乡、占山乡、莲池乡、宏桥乡、金源乡、东太乡、华光乡、岱林乡、李桥乡、金泉乡、中岭乡、观凤乡、紫岩乡、复安乡、双洛乡、西碾乡、永清乡、青龙乡、中南乡、罐垭乡、义和乡、车龙乡、祥龙乡、东岱乡、同德乡、凤和乡、双江乡、金山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充紫岩乡景点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充紫岩乡景点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