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北京故宫景点的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北京故宫景点的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故宫的历史和主要景点?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2、御花园。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
3、养心殿。初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一直做为皇帝的便殿。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4、承乾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宫为两进院,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此宫在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等都曾在此居住。
5、皇极殿。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皇极殿位于宁寿宫区中轴线前部,与后殿宁寿宫前后排列于单层石台基之上。殿座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
故宫的详细讲解?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占地面积超过720,000平方米,相传有9999个殿堂,号称“殿宇之海”,恢弘大气。无论是平面布置,立体效果,还是造型上的恢弘大气,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件绝世之作。一条中轴贯穿了故宫,而这条中轴也是北京的中心。三殿,后三宫,御花园均在此中轴。而在中央的大殿两侧,则是一座座恢弘的建筑。它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区域,即外殿和内殿。太和、中和、保和三殿是外朝的核心,文华和武英殿是两个侧翼。内宫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核心,东西六宫为两翼,结构严密,井然有序。故宫的四个角上都有精美的尖塔,建筑精美而美丽。宫城周围环围着高达10公尺、3400公尺、护城河52公尺的宫墙。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主要景点:午门;奉天殿;乾清宫;东华门;奉天门;太和殿;保和殿;坤宁宫;交泰殿;西华门等等。
故宫最有特色的两个景色介绍
一、神武门
神武门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
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二、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 ,檐角置脊9个。
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北京故宫景点的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北京故宫景点的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