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南当地美食烩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河南当地美食烩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吃过正宗的河南烩面吗?感觉味道如何?
河南烩面首先没有正宗不正宗一说,因为从来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只是看个人喜好,喜欢哪的不喜欢哪的,河南17个地级市,更多的县,可谓一地一味,主料面片羊肉和羊汤都一样,配菜却大不一样,郑州烩面加枸杞,取名滋补烩面,开封烩面加千张丝海带丝芫荽,尉氏烩面加葱花芝麻酱,其他地方也各有特色,所以只有个人喜好,没有正宗不正宗
第一次吃烩面是1980年,郑州合记。小碗3毛7。当时觉得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那时我们本地还没有烩面。现在河南大街小巷都是烩面,很难吃到令人满意的烩面了。自己做的最好吃!
常常看到河南烩面说法,其实好好吃,都是地方特色,就象你河南人喜欢吃上海广东的饮食吗?当地人喜欢的不等于全国人民除个别的人以外都该喜欢的,说白了不就是碗面条吗,全国各地面条做法太多了都是当地人喜欢吃的,四川人你弄碗河南烩面她能喜欢吗?所以不要把当地人喜欢吃的弄到全国人民来看,弄个当地网扯扯就行了,真乙让全国很多人喜欢吃的自有公道,比如新疆烤肉拌饭抓饭等,中国很多地方没去过不了解,不加妄评,谢谢!
七十年代前,郑州的合记烩面馆是在东河阳街南头与西大街交叉口,也就是现在的天然商厦那块地方。因为人民路从太康路一直向南开通到二七纪念塔,合记搬到了向西100多米,当时叫作解放路的路北边,旁边即是二七公安分局,即现在的华联商厦的南边。当时的烩面确实是好吃,但是光是有钱也不一定能吃上,因为都是要粮票的,四两一大碗的烩面,4毛3分钱,4两粮票。三两一碗的,3毛4分钱,3两粮票。还有二两一碗的面,是2毛3分钱,2两粮票。而且店内墙壁上挂有每种面的配料表,记得最清楚的是,每碗中羊肉是1两3钱,以及面的重量,各种配料菜的重量……当时的烩面馆除了烩面,别的均没有,即使如此,每到饭点仍是人头攒动,而且还是需要自己去端饭的,后厨是一长溜的煤火灶,十几口炒锅冒着热气不停地下面、出锅,忙得很呢!到八十年代初,有附近办事处为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在北边不远的民主路中段路西开了一家叫作"八一八"的烩面馆,也是火了二十多年。再往后,在太康路与人民路交叉口南边的三角地带,开了一家三鲜烩面,而且发展的越来越大,即现在的萧记三鲜烩面……
烩面没有“最正宗”这一说,同一个地方就有不同的味道,都好吃。但大致的系统和做法都是一样的,骨汤,面,肉片。一碗烩面好不好吃关键就在汤。至于配料好不好吃得看当地的口味偏差。
请问河南烩面众多那个地方最有带表性?
河南烩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一种荤,素,汤,饭,菜兼而有之的传统美食,汤好,面筋道,营养高,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遍及全国。
烩面是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做出来的一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烩面的精华在于汤,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其中下十余味中药,把骨头油熬出来为佳,煲出来的汤犹如牛乳一样。辅料以海带丝,千张丝,粉条,香菜,鹌鹑蛋,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分为汤面和捞面两种。
河南烩面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郑州烩面,先是老字号,郑州“合记”的羊肉烩面,独领***,然后是“萧记”三鲜烩面的异军突起,“合记”烩面***年12月曾摘取“中华名小吃的桂冠”,“合记”的前身是老乡亲饭店,1953年李少卿等人接营,因为是合伙经营,易名合记饭店,1967年起专门经营羊肉烩面,改名为“合记烩面馆”,俗称合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南当地美食烩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南当地美食烩面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